当前信丰县人力资源有哪些最新政策与服务能助力企业招工与群众就业?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信丰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南部,是赣粤门户县,县域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0万,其中劳动力资源总量约42万人,是江西省人口大县之一,近年来,信丰县立足“融入大湾区、建设新信丰”发展战略,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通过优化就业服务、强化技能培训、完善人才引育等举措,逐步构建起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体系,但仍面临劳动力结构矛盾、人才供给不足等挑战,亟需系统性破解人力资源发展瓶颈。

信丰县人力资源

信丰县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信丰县人力资源呈现“总量充足、结构待优化、技能待提升”的特点,从劳动力年龄结构看,18-34岁青年劳动力占比28%,35-49岁中年劳动力占比45%,50岁及以上占比27%,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体,但青年劳动力外流趋势明显,年均外出务工约12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28%,从学历结构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45%,高中/中专学历占比38%,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7%,高学历人才储备不足,从技能水平看,全县技能人才总量约6.3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15%,其中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仅0.8万人,占比12.7%,技能人才等级偏低,难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

从产业分布看,信丰县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三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就业约5万人,占比23.8%)、脐橙产业(就业约8万人,占比38.1%,含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现代服务业(就业约4万人,占比19%),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园、脐橙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加速,企业对技术工人、管理人才、电商运营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2023年全县企业用工缺口约1.2万人,其中技能型岗位缺口达45%。

信丰县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信丰县坚持“就业优先、人才引领”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建成县级人力资源市场1个、乡镇就业服务站17个、村级就业服务点236个,形成“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年均举办“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专场招聘会50余场,组织企业600余家次参与,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精准发力。 围绕电子信息、脐橙产业、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年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5%,联合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信丰中等专业院校等5所院校,开设电子装配、脐橙种植技术、电商直播等特色专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基地12个,年培养技能人才2000余人。
三是人才引育力度持续加大。 出台《信丰县人才引进办法》,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10万元安家补贴、5万元购房补贴,近三年引进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20人、技能人才800余人,建设“信丰人才公寓”500套,配套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一站式”服务,人才留存率提升至78%。
四是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 设立2000万元返乡创业扶持基金,建设返乡创业园5个,入驻企业86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实施“电商赋能”工程,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500余人,2023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5亿元,带动2万余名农民增收。

信丰县人力资源

信丰县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信丰县人力资源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劳动力外流与本地用工矛盾并存。 青年劳动力大量赴粤深等大湾区城市务工,本地企业面临“招工难”,尤其电子制造、精密加工等技术岗位,月薪5000-6000元仍招不到合适工人,而本地留守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难以适应高强度、技术型岗位需求。
二是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不匹配。 全县技能人才中,传统技能(如电工、焊工)占比60%,而电子信息产业急需的SMT操作、精密仪器维修等新兴技能人才占比不足15%,职业培训内容与产业升级需求脱节,导致“企业招不到人,劳动者找不到岗”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是人力资源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人员多为兼职,专业化水平不足,数字化就业服务覆盖率仅60%,岗位匹配效率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仅8家,多为传统中介,缺乏提供招聘外包、人才测评、薪酬设计等高端服务的机构。
四是人才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高层次人才补贴标准偏低(博士安家补贴低于周边县市),企业技能人才晋升通道狭窄,职业资格与薪酬待遇挂钩不紧密,导致部分技能人才流向珠三角地区。

信丰县人力资源发展策略建议

针对上述挑战,信丰县需从“引、育、用、留”四个维度发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体系: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 加快建设信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预计2025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推动脐橙产业精深加工,发展脐橙果酒、果脯、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本地就业吸引力。
二是构建“产教融合”技能培养体系。 联合大湾区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共建“信丰产教融合园区”,开设“电子信息产业学院”“脐橙现代产业学院”,推行“校企双元”培养模式,年培养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建立“企业培训中心+政府补贴”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培训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6000元。
三是完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将高层次人才补贴提高至博士15万元、硕士8万元,建设“人才社区”配套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推行“技能人才积分制”,与薪酬晋升、子女入学挂钩,对获评“赣鄱工匠”的给予5万元奖励,建立“柔性引才”机制,鼓励大湾区专家通过技术合作、兼职服务等方式参与信丰建设。
四是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水平。 建设“智慧就业”平台,整合岗位发布、简历投递、培训报名、政策申领等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培育2-3家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高端人才寻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服务,在乡镇推广“就业服务驿站”,配备智能招聘终端,打通基层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信丰县劳动力结构基本情况表

指标类别 具体指标 数据占比/数量
年龄结构 18-34岁青年劳动力 28%
35-49岁中年劳动力 45%
50岁及以上劳动力 27%
学历结构 初中及以下 45%
高中/中专 38%
大专及以上 17%
技能人才等级 初级工 52%
中级工 35%
高级工及以上 13%
产业就业分布 电子信息产业 8%
脐橙产业 1%
现代服务业 19%

相关问答FAQs

问:信丰县针对返乡创业有哪些具体扶持政策?
答:信丰县对返乡创业者提供“资金+场地+服务”全方位支持:一是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可贷20万元,合伙创业最高100万元,财政全额贴息;二是场地支持,返乡创业园提供3年内免租金办公场地,最高可享受500平方米;三是培训补贴,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证书的,给予每人1500元补贴;四是带动就业奖励,每带动1人就业给予2000元补贴,带动5人以上额外给予5000元一次性奖励;五是税费减免,重点群体创业可享受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

信丰县人力资源

问:如何解决信丰县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答:破解这一矛盾需从供需两端发力:一是“精准对接”,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和劳动者技能数据库,通过“智慧就业”平台实现人岗智能匹配,每年组织“产业专场招聘会”“校企对接会”等定向活动;二是“技能提升”,针对企业紧缺岗位开展“订单式”培训,如联合电子企业开设SMT操作培训班,培训合格直接录用;三是“待遇优化”,引导企业建立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机制,对高级工、技师给予岗位津贴,提升本地岗位吸引力;四是“环境改善”,加强园区配套建设,建设员工宿舍、食堂、子女学校等,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稳定本地就业队伍。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荥阳化工招聘信息网如何快速获取真实化工岗位信息?
« 上一篇 09-29
湖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
下一篇 » 09-2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