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是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重要县域,总面积为11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6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量约10万人,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黎城县围绕“产业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人才引育留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从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特征来看,黎城县人力资源呈现“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素质提升”的特点,全县劳动力资源中,18-45岁的青壮年占比约55%,46-60岁的中年劳动力占比约35%,60岁以上占比约10%,劳动力年龄结构相对合理,青壮年仍是主力军,在学历层次上,随着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显著提升,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从2015年的48%下降至2023年的35%,高中/中专学历占比从32%提升至40%,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从20%增长至25%,其中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约1.2万人,涵盖工程、农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为更直观展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年龄段 | 人数(万人) | 占比(%) | 主要特征 |
---|---|---|---|
18-45岁 | 5 | 55 | 生产主力,学习能力强,流动性较高 |
46-60岁 | 5 | 35 | 经验丰富,稳定性强,多从事传统产业 |
60岁以上 | 0 | 10 | 部分参与轻体力劳动或农业生产 |
在就业与产业结构方面,黎城县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的适配性不断增强,全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2015年的35:40:25优化为2023年的25:45:30,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提升,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业潜力逐步释放,主导产业如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农业(核桃、小米种植加工)等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近年来新增就业岗位中,制造业占比达40%,服务业占比35%,农业占比25%,就业形式也更加多元,除传统全日制就业外,灵活就业、返乡创业、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吸纳劳动力约1.5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15%,依托“黎侯虎”非遗文化,带动了2000余人从事手工艺品制作与销售;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培育了500余名“新农人”,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20%。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体系是黎城县强化人才支撑的核心抓手,近年来,县政府出台《黎城县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构建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服务机制,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聚焦产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2021-2023年累计投入培训资金1200万元,培训电工、焊工、家政服务、农产品电商等技能人才8000余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75%以上,在人才引进方面,实施“黎才回归”计划,对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给予5万-10万元安家补贴,对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提供3年住房补贴,2023年共引进各类人才320人,其中企业技术人才占比60%,在创业扶持方面,设立2000万元创业担保基金,为创业者提供最高20万元贴息贷款,建成县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乡镇创业服务站12个,带动就业2000余人,主要政策举措如下表:
政策类型 | 实施效果 | |
---|---|---|
职业技能培训 | 年均培训3000人次,覆盖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联合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养 | 累计培训2.4万人次,就业率70%+ |
人才引进补贴 | 硕士补贴5万,博士补贴10万,企业技术骨干3年住房补贴(每月1500元) | 202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85人 |
创业扶持 | 最高20万贴息贷款,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免3年租金,提供创业指导、融资对接等服务 | 带动创业500余户,就业2000余人 |
尽管黎城县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劳动力外流现象依然存在,每年约有5000名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周边城市或沿海地区,导致部分企业“招工难”;二是技能型人才结构性短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所需的高级技工、研发人才缺口较大,现有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仅8%;三是老龄化程度加深,60岁以上人口占比逐年上升,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人才供给不足,黎城县将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深化产教融合,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产业急需人才;二是优化人才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完善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配套服务;三是推动“数字赋能”,开展农村劳动力电商、直播等新技能培训,促进人力资源与数字经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相关问答FAQs
问:黎城县近年来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黎城县通过“政策引才、服务留才、平台育才”多措并举吸引人才,一是提高补贴标准,对引进的硕士、博士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安家补贴,企业技术骨干可享受3年每月1500元住房补贴;二是完善服务保障,建立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问题,建设人才公寓200套,提供拎包入住服务;三是搭建发展平台,设立县级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技术中心8个,支持人才开展科研创新,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项的团队给予10万-50万元奖励。
问:黎城县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哪些特色?
答:黎城县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精准化、特色化”职业技能培训,主要特色包括:一是分类施策,根据农民意愿和产业需求,设置核桃种植加工、小米深加工、手工编织(黎侯虎)、农村电商等特色课程,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次;二是“理论+实操”模式,联合农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开展田间教学、车间实训,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三是“培训+就业”衔接,与县内农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签订定向用工协议,培训后推荐就业,2023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率达80%,带动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