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评职称需满足哪些条件?申报流程及等级如何界定?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人力资源管理师评职称是国家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职业资格与职称体系有效衔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原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一至四级)分别对应经济系列职称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助理级,这一政策为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提供了更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师评职称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级别与对应关系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四个级别,与原职业资格等级及经济系列职称的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原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等级 对应职称级别 经济系列职称名称 申报基本学历要求
一级(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正高级 正高级经济师 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副高级 副高级经济师 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5年
三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 中级 中级经济师 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1年(或专科满6年)
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初级 助理经济师 高中及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1年(或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注:具体学历及工作年限要求可能因地区政策略有差异,需以当地人社部门最新通知为准。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申报条件

申报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需同时满足学历、工作年限、业绩成果、继续教育等条件,不同级别要求如下:

人力资源管理师评职称

(一)初级(助理经济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

  1. 学历要求:高中及以上学历,或相关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应届毕业生。
  2. 工作年限: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1年(或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可直接申报)。
  3. 继续教育:需完成近1年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通常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
  4. 其他:无严重工作失误或违法违纪记录。

(二)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

  1. 学历与工作年限:
    • 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半年;
    • 取得硕士学位,从事相关工作满1年;
    • 取得本科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4年;
    • 取得专科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6年。
  2. 业绩成果:近3年内需具备以下至少1项:
    • 参与设计或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模块),并取得明显成效;
    • 独立完成1项及以上人力资源专项课题(如员工流失率控制、组织架构调整等),形成可推广的成果;
    • 获得市级及以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奖项或表彰。
  3. 继续教育:近3年继续教育学时累计不少于27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180学时)。

(三)副高级(副高级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1. 学历与工作年限:
    • 取得博士学位,从事相关工作满2年;
    • 取得硕士学位,从事相关工作满7年;
    • 取得本科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10年。
  2. 业绩成果:近5年内需具备以下至少2项:
    • 主持或核心参与企业重大人力资源项目(如战略人力资源规划、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等),推动企业人力资源效能提升(如人均产值增长、人工成本优化等指标显著改善);
    • 在公开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专著中担任主编或副主编,或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专业论文2篇及以上;
    • 获得省级及以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荣誉,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级及以上管理创新奖项。
  3. 继续教育:近5年继续教育学时累计不少于45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300学时)。

(四)正高级(正高级经济师/正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1. 学历与工作年限: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15年(或取得副高级职称后从事相关工作满5年)。
  2. 业绩成果:近10年内需具备以下至少2项:
    • 主持国家级或省级人力资源重大课题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或大型企业采纳并应用;
    • 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高水平论文5篇及以上(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3篇),或出版专著1部(字数不少于20万字);
    •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重大创新,提出的理论、方法或工具被行业广泛推广,产生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 继续教育:近10年继续教育学时累计不少于90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600学时)。

申报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申报一般遵循以下流程,具体时间以当地人社部门年度通知为准:

  1. 个人申报:登录当地人社部门职称申报系统,填写《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上传学历证书、工作证明、业绩成果、论文、继续教育证明等材料。
  2. 单位推荐:所在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推荐至当地职称评审委员会。
  3. 材料审核:人社部门或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核,重点核查学历、工作年限、业绩成果等是否符合条件。
  4. 现场审核/答辩:部分级别(如副高级、正高级)需进行现场审核或专业答辩,申报人需就业绩成果、论文内容、专业能力等进行阐述。
  5. 评审与公示: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在官方平台进行公示(通常5-10个工作日)。
  6. 发证与备案:公示无异议后,由人社部门颁发职称证书,并纳入全国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查询。

评职称的作用

  1. 职业发展:职称是衡量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获得中级及以上职称可晋升至人力资源经理、总监等管理岗位,正高级职称更是行业权威的体现。
  2. 企业资质:企业申报人力资源服务资质、ISO管理体系认证等,需具备一定数量的持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人员。
  3. 政策补贴:部分地区对获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给予人才补贴(如每月1000-3000元不等),或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4. 个人能力提升:申报过程需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法律法规及实操技能,有助于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

  1. 材料真实性:学历、业绩成果等材料需真实有效,一经造假将取消申报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2. 继续教育要求:部分地区要求申报前1-2年的继续教育学时必须达标,需提前在“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学习。
  3. 评审标准差异:不同地区对业绩成果、论文发表等要求可能不同,需重点关注当地人社部门发布的评审细则。
  4. 时间节点:职称申报通常每年1-3月启动,需提前准备材料,避免错过申报期限。

相关问答FAQs

Q1: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与职业资格证有什么区别?
A1:性质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经济师系列)是由人社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职称,反映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原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是水平评价类证书,已于2020年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但与职称对应后,其持有人可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效力不同:职称可用于企业资质申报、个人岗位晋升、人才补贴等,与职业资格证效力等同,均受国家认可。

Q2: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经验,能否直接申报中级职称?
A2:不可以,中级职称(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要求申报者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例如本科学历需从事相关工作满4年,专科学历需满6年,若无相关工作经验,建议先从初级职称(助理经济师)申报,积累1年工作经验后再晋升中级,相关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等)应届毕业生可直接申报初级职称,作为职业起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评职称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大连人力资源劳动保障网究竟最新可查哪些劳动保障政策和参保信息?
« 上一篇 09-13
通化贸易招聘信息网
下一篇 » 09-1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