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人力资源部作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核心职能部门,始终以“支撑战略、服务业务、赋能员工”为使命,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目标,构建了覆盖人才选、育、用、留全链条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组织支撑。
组织架构与战略定位
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总数超14万人,人力资源部采用“总部统筹+板块协同”的矩阵式架构,总部层面设战略规划、招聘配置、人才培养、绩效激励、薪酬福利、员工关系、数字化转型等专项团队,各子公司(如中车四方、中车长客、中车株机等)人力资源部门在总部框架下结合业务特点开展本地化运营。
其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三个中心”:战略决策中心(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十四五”规划、国际化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深度对接)、业务赋能中心(聚焦轨道交通装备研发、智能制造、海外市场等核心业务,提供定制化人才解决方案)、员工服务中心(构建全员职业发展体系,提升员工归属感与幸福感)。
核心职能与实践创新
(一)精准招聘:构建“全球引才+靶向引智”体系
针对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高精尖缺”人才需求,中车人力资源部打造了“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国际招聘”三维招聘网络:
- 校园招聘:与清华、上海交大、西南交大等50余所高校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开设“中车订单班”“智能装备创新实验室”,每年吸纳应届生超3000人,其中硕士博士占比达35%;
- 社会招聘: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通过行业峰会、技术论坛等渠道引进高端技术人才,2023年成功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2人、核心技术团队23个;
- 国际招聘:在德国、意大利等轨道交通技术强国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吸引当地工程师和管理专家,支撑海外本地化运营。
推行“阳光招聘”机制,通过标准化流程、AI简历筛选、视频面试等技术手段,确保招聘公平透明,2023年招聘周期缩短30%,人才匹配率达92%。
(二)系统培养:打造“分层分类+知行合一”人才发展生态
围绕“技术+管理+技能”三支队伍建设,构建了“青苗计划—领军计划—大师计划”三级培养体系:
培养计划 | 目标人群 | 核心措施 | 成效案例 |
---|---|---|---|
青苗计划 | 35岁以下青年员工 | 导师制(1名导师带2-3名学员)、轮岗锻炼、项目攻坚 | 2023年培养青年技术骨干800人,其中30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
领军计划 | 中高层管理者、核心技术专家 | 海外研修(与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合作)、EMBA课程、战略研讨班 | 累计培养省部级以上领军人才56人,支撑“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等重大项目研发 |
大师计划 | 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 技能大师工作室、师徒传承、世界技能大赛集训 | 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8个,2023年世界技能大赛上斩获2枚金牌 |
搭建“中车云课堂”线上学习平台,涵盖2000余门课程,年培训量超120万人次,员工年人均培训时长达60小时。
(三)绩效激励:建立“战略导向+价值创造”评价体系
以“业绩贡献+能力提升+创新成果”为核心,构建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
- 研发人员:采用“项目里程碑+成果转化率”考核,设立“技术创新专项奖”,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 生产人员:推行“计件工资+质量星级”模式,质量达标率与薪酬直接挂钩,2023年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至99.5%;
- 管理人员:实施“KPI+OKR”双轨考核,将战略目标分解至部门与个人,考核结果与晋升、培训机会强关联。
探索中长期激励,对子公司核心骨干实施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计划,覆盖员工超1万人,有效激发团队创造力。
(四)薪酬福利与员工关系:构建“全面保障+人文关怀”支撑体系
薪酬体系坚持“对外竞争力、对内公平性”原则,岗位工资与技能等级、绩效贡献联动,一线技能人才薪酬较当地平均水平高20%,福利方面,除五险二金外,还为员工提供补充医疗保险、带薪疗养、子女教育补贴等特色福利。
员工关系管理上,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总经理信箱—线上沟通平台”多渠道反馈机制,年均处理员工诉求2000余件,解决率98%,开展“中车工匠节”“家庭开放日”等活动,营造“家文化”氛围,员工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90%以上。
数字化转型:驱动人力资源管理智能化升级
中车人力资源部以“数据驱动决策、技术提升效能”为目标,推进数字化转型:
- 搭建全球HR信息系统:实现14万员工信息集中管理,覆盖招聘、考勤、绩效、薪酬全流程,数据实时更新;
- AI赋能人才盘点:通过大数据分析员工能力、绩效、潜力,绘制“人才地图”,精准识别高潜人才;
- 智能服务终端:上线“HR智能助手”小程序,员工可自助查询社保、办理请假,业务办理效率提升60%。
中车人力资源部通过战略引领、体系创新、技术赋能,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撑中国中车从“跟跑者”成为“领跑者”,随着轨道交通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人力资源部将持续深化“人才强企”战略,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车在吸引和保留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人才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
解答:中车通过“三维度”举措吸引保留高端人才:一是精准引才,针对新能源、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与猎头公司共建“高端人才库”,提供“一人一策”薪酬包(含安家费、科研启动金);二是平台留才,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赋予人才主导重大项目的自主权;三是文化育才,设立“中车创新基金”,鼓励技术攻关,对成功转化成果的给予专利收益分成,2023年高端人才留存率达95%。
问题2:中车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支撑企业国际化战略?
解答:中车构建“全球化人才供应链”:一是在海外市场属地化招聘,当地员工占比超60%,提升本地化运营效率;二是实施“双元型”人才培养,选拔国内骨干赴海外轮岗,同时引进国际人才参与中国项目,培养跨文化管理能力;三是搭建全球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海外员工薪酬、绩效、培训一体化管理,支撑“一带一路”沿线30余个国家的项目落地,2023年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达35%。